【股市有量,一切都好辦】
看著每日2500~3000億的成交量,
對照3年前的台北股市,
久久才見到一次2000億以上的大量,
而且還是靠著MSCI季度調整的最後一天生效日之前,
外資大量倒貨才爆出來的大量,
內心真的感慨萬分。
在股票市場已經將近20個年頭,
深知股票市場只要有量,一切都好辦。
資本市場有人氣,本益比就會高,企業IPO的意願就高,
而企業IPO的家數一多,
證券所以及櫃買中心年度績效就好看,
承銷商的案子就多,
新股抽籤的價差大,
投資人投籤的意願變高,
券商經紀部的手續費就多,
這根本就不只是「雙贏」或是「三贏」的局面,
而是「都贏」、「全贏」的結果。
【明年IPO依然會很熱】
前天還在跟幾位市場大戶聚會,
他們笑著說這次外資可能要吃悶虧了。
因為在12000點之上,外資賣多買少,
雖不至於被軋空手,
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
台商回流所帶回來的不僅是工作機會還有訂單,
還有做生意最需要的銀彈,
這些錢不是流到房市就是股市,
所以房市只會降溫但不會走空,
股市也只會修正但不會走空。
在台商回流的時空背景之下,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回台掛牌,
尤其是在香港民主受到極大壓力之後,
不僅是一般的在台企業選擇在台掛牌,
連帶著也會讓許多設籍海外公司選擇回台掛牌,
講直白一點,
KY股也會越來越多。
事實上這樣的情形在今年已經出現,
根據證券所的資料,
目前今年股票上市的家數一共有10檔,
股票上櫃的家數一共有17檔,
請參考附表一、附表二。
表一、109年掛牌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證券所/整理:陳唯泰
表二、109年掛牌的上櫃公司
資料來源:櫃買中心/整理:陳唯泰
今年上市、上櫃的家數雖然去年跟去年相差不多,
但是因為市場熱度較去年好許多,
導致不少個股上櫃抽籤的中籤率極低,有些甚至不到1%,
使得不少投資人抱怨這些價差根本看得到吃不到。
【利差較以往大的2個原因】
針對今年新股掛牌價差普遍較以往來得高,除了市場熱度比以往熱之外,我個人認為還有兩項因素:
興櫃價格偏高:
許多投資人會參考個股在興櫃的股價表現,
以及承銷價的價差來做是否參與抽籤的參考。
可是興櫃的價格基本上因為撮合的緣故,容易被有心人做價,
尤其是要掛牌前的一個月,更是具備股價衝高的誘因。
承鎖價格訂低:
有些個股由於承銷商有包銷的壓力,
為了讓市場加大抽籤的誘因以及營造一股難求的盛況,
避免掛牌後股價一洩千里,
因此刻意把承銷價訂低,
這樣一來看起來利潤空間就大了。
可是這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
許多抽中新股的投資朋友,
等到新股掛牌時,卻發現
根本沒有當時市場上所說的那麼大的利差,
甚至如果當天沒有趁高價賣出,
接下來反而成了套牢的股票,不免大喊「哪A安捏」?
【藏壽司的真實案例】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藏壽司(2754)。
藏壽司在興櫃曾經飆出325.5元的天價,
由於申購價55元,
抽中一張等於現賺27萬,報酬率超過400%,
投資人無不躍躍欲試,
累計投單51萬筆,中籤率僅0.3%。
但是我有一個家教班學生就很幸運地抽中了,
還記得他當天很開心地跟班上同學分享,
本來還差一點要請全班同學吃雞排、喝珍奶,
我趕快介入說:「等你賣掉再說吧!」,
並且我提醒他第一天就要賣。
後來他有聽我的話第一天就賣,
賣完之後的股價走勢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一路從120.5元跌到最低73元。
他上課時特別問我怎麼會這樣,
我只跟他分享一個重點:
「因為價差太大,你不賣會有別人賣」,
尤其是掛牌前3天沒有漲跌幅限制。
【利差太大的股票,靜待落底】
所以想給各位投資朋友,
針對新股掛牌操作的一個重點。
未來如果有看到抽籤時利差很大的個股,
如果抽籤時沒有抽中,
也請不要急著在掛牌後立刻買進,
因為會有因為抽中股票,
而想要拿出來賣的獲利了結賣壓,
如果你真的很看好這一家公司,
也請你稍等個半個月或是一個月,
等到股價真正落底後,再來介入,
這樣可能會比較穩健一些。
另外,那些掛牌時沒有太大利差的個股,
或許才比較可能會有蜜月行情。
預祝大家2021年操作順利囉!
本文同步刊登於 凱基樂活投資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