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事實,為什麼我們不接受他呢?
去年12/17,我十分榮幸受到經濟日報邀請,
參加「轉動2016」投資展望論壇,
擔任最後一場台股展望的演講者。
當天學者專家相當多,
不過大家最關注的應該是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
因為我是主講人,所以被安排坐在第一排,
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位經濟學者的風範。
中國已邁入「後工業時代」
陶冬先生其實個頭比我原先想的小一些,
但是目光銳利,演講全場專業又不缺乏幽默,
最後還秀出了自己與他新買的無人機合照,
不愧是名師風範。
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地是他對中國經濟的評論:
「全世界任何一個後工業時代國家,
GDP都在 4%~5%之間,
中國不保7,又如何呢?」。
真是「一語敲醒夢中人」呀!
大家都一直針對中國經濟不如以往強勁大作文章,
殊不知
中國已經從前工業時代國家轉型為後工業時代。
這個差別在哪?
其實最早界定後工業時代的是
美國經濟學者-丹尼爾 貝爾所提出,
他把人在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
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
前工業社會以傳統主義為軸心,
與自然界競爭,土地是資源。
工業社會以經濟增長為軸心,機器是資源。
而後工業時代以理論知識為主軸,
是人與人之間知識的競爭。
在後工業時代,
國家的GDP成長率會瞬間從2位數減少至4%~5%。
所以,投資人若是一昧要求
中國的經濟成長率要在7%以上,
那為什麼不要求美國
也要回到4%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呢?
回過頭來說,中國若是能夠保持在5%以上,
就已經是「優於平均」水準了,不是嗎?
台灣:邁入後工業時代的過渡期
反過來看台灣,
我們的經濟體處在後工業時代以及工業時代之間,
青黃不接的尷尬情況已經持續3~5年,
其他國家憑藉著「互聯網」,
達到跳躍性的成長,
台灣的產業轉型到底要去哪裡?
這我目前沒有答案,也看不到答案!
因此我們再也沒有理由、也沒有時間拖下去了!
習近平 先安內,再攘外
我想把焦點再拉回到中國。
上週三有機會跟某上市水泥公司的第二代小酌,
他已經在中國生活近20年,
我隨口問了一下他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看法,
他表示「一帶一路」主要是對外的政策,
要攘外必須先安內,
他直覺地告訴我
中國明年會邁入另一個盛世。
我追問背後原因,
他提到習近平在近2年的動作,都是在排除異己。
預料明年開始會有較大動作的計畫,
而事實上一胎化政策今年解禁,
明年內需就有機會重新成長,
一帶一路也是明年見到初步成効,
因此2017才是中國經濟的再出發。
長期間人民幣仍看升
回到大家所關心的投資,如果按照慣例,
股市領先反應經濟情勢半年,
今年下半年會是佈局中國的好機會。
短期間內人民幣趨貶只是一個議題,
是為了進入SDR之後而鋪路,
我預期接下來有機會見到強彈,
不過大家更應該留意新台幣的貶值,
因為GDP成長率不到2%的台灣,
沒有多大條件讓新台幣升值,
政府唯有持續穩住股市,避免熱錢出走太快。
而中國以6%經濟成長率的優勢,
人民幣更沒有理由長期間處於貶值趨勢。
新人新氣象,習近平接任中國領導日之後,
一連串地政策企圖將中國帶領到另一個強國盛世,
台灣週日就有新任總統出爐,
期待新政府提出更具體的政策,
幫助大家走出困境,重現以往經濟強國的雄風。
(本文同步刊登在 三立新聞網 2016.01.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12年,合格證券分析師,
現於CMoney全曜財經擔任財經作家,
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
投資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
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
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目前有2本著作:
「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每日台股早晚報請上粉絲團陳唯泰-跟著我擇機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