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淡季不淡】
六月份營收在本週一(7/12)公告完成,
創新高的家數創下了137家,
比五月份的128家,以及比四月份的127家都還要多,
這是台股第二季淡季不淡的佐證之一。
其中IC設計股佔了19家,是族群性最佳的類股,
這也成了盤面上電子股接棒呼聲最高的次族群。
到底是哪19檔呢?請參考附表一。
表一、19檔營收創新高的IC設計股
資料來源:CMoney
附表一是19檔6月營收創新高的IC設計股,
若是以累計營收成長幅度來排序,
前3名分別是:驊訊(6237)、天鈺(4961)、點序(6485),
今年前六個月的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
是大家俗稱的營收「漲倍股」。
【盤點累計營收漲倍股】
各位投資朋友可能會很好奇,
除了IC設計股之外,
到底還有哪些是累計營收的漲倍股呢?
根據我的統計數據,
累計營收年成長超過100%的一共有95家,
如果依照類股來區分,
營建股的家數最多,一共有17檔,
請參考附表二。
表二、17檔累計營收“漲倍”的營建股
資料來源:CMoney
【營建惦惦吃3碗公】
這個數字讓我有一點驚訝,
因為每一個月在營收創新高的家數裡,
常常不會看到營建股,
可是就在累計營收上,看到營建股的光芒。
這說明了即使是在疫情期間,
今年房地產的景氣也沒有受到多大的打擊。
而在下半年,
通常又是傳統營建股的入帳高峰,
一些市場性比較高的營建股可以留意,
例如附表二中的:
新潤(6186)、興富發(2542)、總太(3056)……等。
除了營建之外,
生技類股累計營收成長的家數也不少,一共有12檔,
請參考附表三。
表三、12檔累計營收“漲倍”的生技股
資料來源:CMoney
【生技、證券成Q2黑馬】
表三是17檔累計營收“漲倍”的生技股,
其中以快篩相關及疫苗相關的生技股居多,
其次是一些製藥股的公司。
最後來看一下漲倍家數第3多的族群是「證券」。
一共有6家證券股今年累計營收成長超過100%。
請看附表四。
表四、6檔累計營收“漲倍”的證券股
資料來源:CMoney
台北股市在七月份的10日均量超過5500億,
上半年的均量是4300多億,
自然較去年上半年成長許多,
尤其是小券商成長幅度更大,
而六月營收年成長最大的是福邦證(6026),
所以股價相對低價的證券股,
接下來可以特別留意。
【提早卡位半年報】
可能會有人想知道,為什麼我們要看累計營收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接下來一個月,
就會是Q2季報及半年報公告的時候,
雖然現在已經取消半年報的公告,
但是機構法人仍會去檢視手中持股,
上半年的績效表現,
做為是否換股或是加碼的參考,
所以我們現在針對半年報表現較佳,
但股價沒有特別表現的個股做篩選,
可以做為卡位半年報行情的依據。
祝大家操作順利囉!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奇摩理財 專家專欄
唯泰老師最新動態 https://lihi1.com/0cbNI
唯泰老師沒有開設Line群或telegram的會員服務,請勿加入!
以免遭人詐騙!!
若有跟我相關的活動,敬請再三到粉專(認明藍勾勾)確認。
我們沒有開Line群/ Messager做投資建議,
也沒有投顧會員服務,
更沒有做港股陸股,
敬請留意!
歡迎參觀部落格
FB 粉絲專頁:
還有Telegram 頻道:
跟著我擇機入市: https://t.me/eaglewealth
作者簡介:
從事金融證券業20年,合格證券分析師
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
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
並且是證基會、中正社區大學以及明星雲學院講師,
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今周刊
以及凱基樂活投資誌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
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
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