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蛙董
當媽的我,
想帶著孩子感受大自然萬物的動態~
從去年(2018)秋天開始,
蛙董帶著麵麵參加步道課,
走訪大台北地區的生態步道,植物園,
體驗大自然,
學著認識昆蟲的生活 ,
以及所處的大自然環境~
慢慢地,她變得很期待每次的步道課
除了觀察動植物之外,
更可以跟小朋友們用揀到的樹枝樹葉,
在大自然裡玩耍!
(p.s華德福教育提到,
"順應自然是早期教育的最高原則“
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
孩子這時的健康,會為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礎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大自然中成長 ,
因為大自然給予心靈的滋養,遠勝過人為的設計!)
相信全職媽媽在四五月非常忙碌,
因為,春天到了啊~~
大地萬物探頭萌芽,
森林步道沿路滿滿的毛毛蟲,
鳥兒們也開始求偶築巢~
近期得知,新成立的 野塾
開始舉辦
一個月一種主題辦兩場的生態導覽活動,
第一場活動,蛙董順利報名成功
活動日前,
除了攜帶物品,對於天氣的應變提醒之外,
野塾額外用心之處,
是這一封“出發前的話”
讓爸媽用最適切的心情,
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

以下分享4/13當日參加活動紀錄

兩位美麗的解說員,
先開始聊聊身上的裝備來暖場
我們學到了望遠鏡的說法 “千里鏡” 或“吊鏡”
接著慢慢移動腳步到生態池畔,
小孩們還沒注意到鳥兒,
先跟池子裡的烏龜打招呼~~

看完烏龜,解說員開始帶著孩子看 池邊的紅冠水雞

雛鳥跟著親鳥學習覓食
(近看會發現 雛鳥翅膀還沒發育完全呢)

這是紅冠水雞的腳印,
牠們的腳丫子比麻雀 鴿子等都還大,
利於在泥沼地上行走而不會陷入泥地裡喔!
拍了一小段, 親鳥餵食雛鳥的片段~好感動
樹上的夜鷺
這隻夜鷺的後面
其實還有一隻 亞成鳥
即 還沒轉大人的夜鷺

(我沒拍到夜鷺頭部後方俏皮的白毛..
下次得記得帶相機跟望遠鏡)
看完鳥兒之後,接著是繪本時間 ,
講了三本跟鳥兒鳥巢有關的繪本
同時,現場解說員帶來
不同的鳥巢&鳥巢材料給大家看
而在手作鳥巢之前,
我們也在台大找了幾種鳥巢喔!
(鳥巢是給鳥蛋 雛鳥住的,成鳥不住在鳥巢裡面
鳥巢使用過一次之後便不會重複使用喔·~)

這次分享的繪本分別是:
彩鷸奶爸 (彩鷸是鳥爸爸帶小孩的喔!)
鳥兒的家
鳥巢大追蹤
這是彩鷸在水面上的鳥巢

綠繡眼的鳥巢

啄木鳥的鳥巢

除了現場看鳥巢,
解說員也帶來不同鳥巢材料
讓小孩們了解
鳥兒會用
口水
樹葉樹皮
青苔
窗戶邊的蜘蛛絲
甚至蛇皮來做巢
也會有人類物品像是紙屑,塑膠繩等~
這大概是我看過
自己帶最多材料到現場的活動了吧?
真的超級用心 !!!

看完鳥巢的材料以及台大裡的鳥巢之後
解說員發給孩子們一人一個水桶
把自己當作是鳥媽媽
開始替自己小鳥小孩的鳥巢搜集材料囉!
野塾同時有準備
事先捏好的麵粉團
讓孩子們可以有 鳥巢的雛形
(看是要做成碗狀 杯子形狀 或是扁長型 )




完成後
小孩們可以把鳥蛋放在鳥巢內
最後透過有獎徵答
把鳥兒模型帶回家!
(天知道解說員在活動前到底用多少時間準備這些物品
真的太感動了)


大力讚嘆活動
不是因為能夠帶回家多少手作品或禮物
而是身心靈滿滿感動
也讓小孩從大自然當中
培養美感與自信 !
期待下一場生態觀察課 !
(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附上 主辦單位提供的
本次活動台語詞彙:
1.綠繡眼:青苔仔 tshenn-thî-á
2.白頭翁:白頭鵠仔 pe̍h-thâu-khok-á
3.麻雀:厝鳥仔 tshù-tsiáu-á
4.鳥巢:鳥仔岫 tsiáu-á-siū
5.紅冠水雞:水鵁鴒tsuí-ka-līng
6.白腹秧雞:苦雞母 khóo-ke-bó
7.夜鷺:暗光鳥 àm-kong-tsiáu
8.青苔:青苔 tshenn-thî
9.屋簷:簾簷 nî-tsînn
10.翅膀:翼股 si̍t-kóo
11.孵蛋:孵卵 pū-nn̄g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