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壽險股,要重新評價了…
從金管會換了新主委之後
明顯地感受到丁克華先生
對於振興台股,真的是不遺餘力
甚至在英國脫歐事件上
不惜跟前任主委曾銘宗先生在立院對嗆
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今天早上的這則消息
卻讓我有一點不敢苟同…
RBC 股票風險係數大調整
金管會在昨日公告調整保險資本適足率(RBC)
國內外股票係數
將國內上市股票由0.2411降至0.2165
降幅達到10%
但是歐美已開發國家股票係數拉高至6.6%
新興國家股票係數更是加碼至16.2%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項新規定是要逼壽險資金賣海外股票
回台股投資
金管會預期可以逼出800億銀彈投入股市
但卻可能埋下了另一顆不定時炸彈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資本適足率(RBC)吧!
簡單說就是自有資本佔風險資產總額的比例
RBC=自有資本額 / 風險資產總額
2003年台灣保險業正式實施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
該制度規範考量了保險業的經營規模以及各種風險組合
用來決定應有的最低資本額
可做為檢視保險業清償能力之指標
並且依據不同保單業務或不同投資標的
給予不同風險係數
並依據此風險係數來提升自有資本
風險愈高,表中的係數會愈高。
金管會將股票風險係數由0.2411
調降至0.2165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100萬的股票
保險公司準備自有資本24.11萬
降至只要21.65萬元
這樣一來
保險公司可以動用的資金就變多了
但真的是好事嗎?
資金避風港的地位重新評估
我們回到最早設立資本適足率的初衷
就是為了確保保險公司有足夠的錢
可以做出賠償
讓保戶的權益不受到損害
當然也間接地規範保險公司
不會因為手中有過多的錢
而去冒不必要的風險
在幾次國際級的金融風暴裡
台灣之所以能免受衝擊
或是衝擊有限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資本適足率訂定嚴格
風險性資產的比例有受到控制
這次金管會調降資本適足率風險係數
雖然對於股市「可能」有幫助
但是看在外人眼裡
可能就不一定是這麼一回事了!
事實上,在今年六月29日
丁克華主委就已表示在八月份
要雙降台股以及台股ETF的資本適足率係數
希望讓壽險業投資台股的資金
可以多增加一點
只是今天這則消息出來
國泰金、富邦金股價並沒有感受到利多
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
本波台股攻上9000點
金融股的功臣
不是以往的國泰金及富邦金
反而是官股行庫三商銀
這是巧合
還是獲利見高的必然
還是國內的壽險公司在外資眼中
已經不是首選
資金避風港或是趨勢領頭羊的地位
被重新評估了
否則,3字頭的國泰金或是富邦金股價
就是受委曲了。
今年以來外資賣多買少
根據「選股勝利組」資料庫統計
今年以來
外資賣超富邦金 23.7 萬張
投信賣超富邦金 4386 張
外資賣超國泰金 32.2 萬張
投信賣超國泰金 3927 張
過去法人的最愛
如今光環褪色了
取而代之的是第一金、彰銀
今年以來法人對金融股買賣超排序
股票代號 |
股票名稱 |
今年以來外資買賣超 |
今年以來投信買賣超 |
2892 |
第一金 |
405019 |
-2609 |
2801 |
彰銀 |
372774 |
-319 |
2886 |
兆豐金 |
211942 |
-221 |
5880 |
合庫金 |
181600 |
-843 |
2880 |
華南金 |
179693 |
-2594 |
2834 |
臺企銀 |
92633 |
-381 |
2889 |
國票金 |
19527 |
-37 |
2812 |
台中銀 |
15516 |
1015 |
2820 |
華票 |
14653 |
89 |
2823 |
中壽 |
14412 |
-11073 |
2845 |
遠東銀 |
10117 |
-57 |
5820 |
日盛金 |
7746 |
-147 |
2836 |
高雄銀 |
2603 |
-558 |
6016 |
康和證 |
2321 |
0 |
2841 |
台開 |
1853 |
0 |
2855 |
統一證 |
1355 |
-263 |
6022 |
大眾證 |
1079 |
0 |
2850 |
新產 |
943 |
-113 |
6024 |
群益期 |
479 |
0 |
6015 |
宏遠證 |
176 |
0 |
6026 |
福邦證 |
140 |
0 |
5878 |
台名 |
12 |
0 |
6021 |
大慶證 |
11 |
0 |
6020 |
大展證 |
-3 |
0 |
2816 |
旺旺保 |
-68 |
-16 |
2852 |
第一保 |
-984 |
-212 |
2849 |
安泰銀 |
-1017 |
68 |
2832 |
台產 |
-1029 |
120 |
2851 |
中再保 |
-1330 |
356 |
6023 |
元大期 |
-2432 |
0 |
2856 |
元富證 |
-2940 |
-573 |
2838 |
聯邦銀 |
-3702 |
-21 |
6005 |
群益證 |
-27805 |
1057 |
2887 |
台新金 |
-28867 |
859 |
2883 |
開發金 |
-31832 |
-6241 |
2809 |
京城銀 |
-35287 |
3552 |
2867 |
三商壽 |
-39491 |
5 |
5871 |
中租-KY |
-67783 |
323 |
2890 |
永豐金 |
-98633 |
-4185 |
2885 |
元大金 |
-137278 |
11627 |
2881 |
富邦金 |
-233784 |
-4386 |
2882 |
國泰金 |
-322184 |
-3927 |
2891 |
中信金 |
-346825 |
-50357 |
2884 |
玉山金 |
-392643 |
-10227 |
2888 |
新光金 |
-446073 |
-251 |
資料來源:籌碼K線
市場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
從上表中發現
買超排行榜的前六名,竟然都是官股銀行
很意外嗎?不要大驚小怪
市場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
過去法人最愛買的二檔金控
如今出現在法人的賣超排行榜
過去不被法人青睞的官股銀行
如今卻成了爭相買進的標的
除了單價比較低之外
背後一定有某些事情正在發生質變
我認為在股票市場裡
絕對不能用「以不變應萬變」
當市場改變,我們也應該要跟著改變
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也才能跟著市場的脈動賺到大錢唷。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
若有提及案例僅為教學範例,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