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公告年報期限最後一天,
掌握這5項條件,
我找到20檔股價沒有漲的個股!
「委屈股」就這樣被找出來了!
根據IFRS會計準則,
年報必須要在隔年的四月一日之前公佈,
因此到今天為止,
正好是公告年報期限的最後一天。
年報對於一般投資人可能沒有特別的感覺,
不過對於法人而言,
可是評估是否要繼續持有或是加碼買進的重要依據。
因此,想要晉升為專業投資人,
或是跟上法人的步伐,
我們也要習慣檢視一下年報唷!
首先,我們來看看去年獲利最好的公司吧!
其實不用我說,你大概也猜得到,
就是股王大立光,
去年EPS高達180元,足足賺了18個股本,
股王當之無愧。
但是,股王總讓人有高不可攀的感覺,
EPS排名二到十名分別是:
碩禾(3691)、漢微科(3658)、可成(2474)、
精華(1565)、華碩(2357)、群聯(8299)、
川湖(2059)、旭隼(6409)、和泰車(2207)。
這一些個股就讓人比較有親近感吧!
可是各位有沒有發現,
前十名之中,只有2檔是傳產股,
分別是精華以及和泰車,
可見電子股仍舊是台股的主流。
表一、2015年EPS前十名個股
但即別如此,
這些高獲利的個股,
也不是隨便都可以買的唷!
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宗旨-
「法人檢視加減碼」的依據。
難道獲利前段班的公司,
法人就會去買嗎?
實際去檢視法人買賣超,
幾乎沒有一檔是法人積極買超的,
為什麼呢?
這個答案可能只有法人自己知道,
因為研判要不要買或賣的條件不只一個,
但我的經驗是未來「成長性」,
法人會較在意,
其次是股價本益比的高低。
以前十名的排行來看,精華(1565)就是一個例子。
精華去年EPS高達28.88元,
營收小幅成長8.3%,
可是稅後純益竟然是衰退7.44%,
這表示精華賣越多,但毛利率卻是下滑的,
這樣的發展可能不是法人所愛的。
漢微科也有類似的情況,營收衰退7.74%,
但是稅後獲利衰退28.38%,
營收及獲利同步衰退,
股價雖然貴為股后,
但要能維持不被超越,其實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應該聚焦在成長性,
挑出營收、獲利成長,
而且法人同步買超的,
再加上股價沒有漲的,才是我們的目標。
因此我把篩選條件整理如下:
1. 年報營收以及獲利較去年成長
2. 三大法人買超
3. 本益比低於10倍
4. 股價淨值比低於1.5倍
5. 三月初以來股價漲幅小於10%
按照上述5項條件篩師出來20檔個股,給果如下表二。
表二、2015年報5條件篩選結果
資料來源:選股勝利組
從表二篩選結果來看,電子、傳產、金融都有,
雖然電子股的比重仍相對高,
但是很明顯地感受出來,
分配比較平均了,
而且法人會去買的標的,
一般來說不會有冷門股的情形。
以指標股來看,
電子股有華通(2313)、奇鋐(3017)、和碩(4938),
金融股有富邦金(2881),傳產股有F-慧洋(2637),
這些或許可以優先留意。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奇摩理財-投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