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lift-835340_1920

圖片來源

 

【台輪胎廠恐遭美課反傾銷稅】

美國商務部去(2020)年12月30日

發布對包括台灣、韓國、泰國與越南的

「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反傾銷初判結果,

裁定台灣產品的反傾銷稅率為52.42%至98.44%,

其中正新橡膠公司稅率為52.42%,

而南港輪胎公司稅率為98.44%,

是被裁定最高的一家公司,

至於其他廠商稅率則為88.82%。

 

新聞一出來,

幾乎所有的國人以及業者都跌破眼鏡,

因為我們正為了進口萊豬,搞得社會輿論沸騰,

如今美國針對我國的輪胎,企圖課徵極高的反傾銷稅,

似乎正好符合了網路上流傳的2句話:「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

 

【判決結果不甚合理】

另外,對於國內的輪胎業者而言,

也是丈二金鋼摸不著頭,

因為台灣是四個國家當中

輪胎出口到美國數量最少的國家,

根據去年6月時,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聲明,

當時建議的傾銷差額以泰國最高,介於106%至217%,

其次是韓國的42%至195%;

台灣介於20%-116%,

越南約5.5%至22%,

主要原因在於台灣輸往美國的輪胎,

都以中高階性能胎為主,

售價都在平均價格之上,

沒想到美國商務部的判決竟然對台灣課以重稅,

也難怪會有網友說

美國商務部是不是把Taiwan跟Thailand搞混了吧!

 

 

【台廠有人受害,也有人受惠】

對此

我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已準備邀集相關公會與業者研商討論,

希望能在美國商務部公告此案最後傾銷認定(在2021年5月14日)以前,

協助業者爭取有利的結果。

但是天助不如人助,人助不如自助,

各家業者已經紛紛採取應對措施。

例如:南港(2101)將原本由新竹新豐廠生產輸美的輪胎,

改由中國張家港廠生產,

其他未受稅率影響的產品仍維持由新豐廠出口並擴大生產。

另外,新豐廠的產能也改轉供應歐洲及其他未受影響地區。

 

泰豐(2102)則是重新調整市場銷售,

轉往其他北美市場(如加拿大等)及非北美市場(如歐洲、中南美等地區),

並推出更多不受稅率影響的利基產品(如競技胎、高性能胎等)因應。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廠商都受這次反傾銷影響,

以正新(2105)為例,輸往美國的轎車胎僅佔營收的2%,

而且除了在台灣之外,

在泰國、印尼、印度都有工廠可生產。

 

另外建大(2106)則是在越南有工廠,

可以把訂單轉往越南生產,

甚至還有機會接到其他大廠流失的訂單,

可謂因禍得福。

 

而華豐因為主力生產兩輪車胎,所以衝擊最小。

 

表一、輪胎廠今年以來法人買賣超

 

股票代號

股票名稱

今年以來外資買賣超

今年以來投信買賣超

2020前3季累計EPS(元)

2105

正新

436

-141

0.87 

2106

建大

-56

-495

0.67 

2109

華豐

-139

0

0.64 

2101

南港

-1343

0

0.84 

2102

泰豐

-1469

0

0.23 

 

資料來源:CMoney

 

 

【外資趁機加碼正新】

附表一是國內輪胎廠今年以來法人買賣超情形,

我們可以發現法人並沒有全面的賣超,

被外資賣超較多的只有南港,

而外資甚至買超正新,

因此投資朋友不需要因為這一則利空新聞,

而急著把手中的輪胎股全數拋售,

反而可以利用這次機會,來做一個汰弱留強的策略。

 

 

美國商務部預計於今(2021)年5月14日公告此案最後傾銷認定,

之後再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針對受調查產品是否造成美國國內產業實質損害,

或是有實質損害之虞,

在今(2021)年6月28日公告最後認定,

若兩機關皆作成肯定認定,

美國商務部就會發出反傾銷稅課徵命令,

但依照常理來看,這個機會應該不大。

或許這只是美國挾迫我們在其他貿易上做出讓步的手段,

我們只能期待政府能夠幫忙我們在國際市場打拚的台商,

讓他們免於受到他國政府不公平的對待。

 

預祝大家2021年操作順利囉! 

 

本文同步刊登於 Yahoo奇摩理財 專家專欄 

 


唯泰老師最新動態 https://lihi1.com/0cbNI

 

 

歡迎參觀部落格

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FB 粉絲專頁:

跟著我擇機入市

 

還有Telegram 頻道:

跟著我擇機入市: https://t.me/eaglewealth

 

 

作者簡介:

從事金融證券業20年,合格證券分析師

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

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

並且是證基會、中正社區大學以及明星雲學院講師,

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今周刊

以及凱基樂活投資誌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

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

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arrow
arrow

    Mo and Fr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