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的會計師友人約吃飯,約了大半個月了,
時間都敲不定。
原因是他一個月裡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大陸。
昨天終於在君悅飯店跟到碰到面,
好奇問他在忙什麼?
他說:「忙跑客戶呀!」,
「沒辦法,現在客戶都在大陸」,
「一個case的收費是台灣的好幾倍」...
考慮籌資效益,當然到大陸掛牌
我有一點驚訝,
因為他公司是台灣前二大會計師事務所,
他的職務是協助公司上市櫃,
如果他的客戶都在大陸,
就表示對岸的資本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這讓我想到
另一家已經在台灣掛牌的F公司-合富。
合富計畫
將子公司合壐分割出來在「北京新三板」掛牌,
公司表示在大陸掛牌基本上就有30倍本益比,
在台灣可能連15倍都不到;
如果考慮籌資的效益,當然是要到大陸掛牌。
一定還會有下一家被鎖定
或許投資朋友會問:
「本益比低不是比較好嗎?這樣買股票比較便宜呀!」
我想說:「是呀!買股票比較便宜呀!最後結果就是台灣的公司都被外國人買走」。
有這麼嚴重嗎?
現在外資持股超過50%的台灣公司(不含F股)有:
台積電、華亞科、中壽、統一、致伸、力成、
健鼎、聯詠、東元、日月光、台達電、
國巨、南茂、美時、精華、安成藥、玉山金、
華碩、聯發科、寶成、瑞儀、矽品、群聯、
全家、漢微科、巨大、中壽、可成、致茂、
力旺、和碩、仁寶、頎邦等,
仔細看看這次被紫光鎖定的幾家公司,
是不是都在裡面?
為什麼紫光鎖定他們呢?
「外資持股高」、「本益比太低」是兩項主要因素。
那麼還會不會有下一家呢?
我可以肯定地說:
「如果台股本益低一直這麼低,一定會有的」。
總量管制不開放,大媽來也沒用
台股為什麼本益比低呢?
成交量不足,
好的公司無法反應其市場價值是主要因素。
而這一類的成交量不足,
能用開放現股當沖來改善嗎?
我認為效果有限,
目前比較具有特效藥效果的方法,
大概是進一步開放市場,引進更多外來資金了。
例如:台日通、台港通、台滬通等,
當然開放大媽來台也是一個捷徑啦!
只是總量管制不放寬之下,效果可能不會太明顯。
台股投資人有2條路可選
投資人要怎麼應對這種困境呢?
說真的只有兩條路,
第一條就是「等看看囉!」
看看下任總統會不會有更好的政策,
所以雖然說是消極地「等看看」,
但應該不會等太久啦!
因為這個是新任總統最容易有政績、有表現的一環。
第二條是積極地佈局績優股,
尤其是本益比在10倍左右的,最有機會讓市場先還他公道,
運氣好的話,還可能被下一個紫光相中,股價一翻就好多倍。
到時候就會有朋友稱讚你:「眼光比紫光還好囉!」。
2015.12.20 同步刊登於 三立新聞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12年,合格證券分析師,
現於CMoney全曜財經擔任財經作家,
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
投資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
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
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目前有2本著作:
「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每日台股早晚報請上粉絲團 陳唯泰-跟著我擇機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