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提到扇子,會讓你聯想到誰呢?

是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還是風流倜儻的楚留香?

雖然扇子已經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

可是在古時候,

扇子可是皇帝賜予大臣,

以及文人互相贈送的貴重禮品呢!

 

這次國立故宮博物院

特別規劃了「摺扇與宮廷的交會」、

「揮灑酬贈」、「懷袖悅目」、

「君臣翰墨」、「雅俗共賞」等單元,

遴選成扇及扇冊共三十八件,

藉以呈現摺扇藝術的發展。

喜歡欣賞古代藝品文物的朋友,一定要抽空去故宮看看唷!

 

不過,要去欣賞故宮精選摺扇之前,

最好還是先做一下功課。

以免到了現場,走馬看花繞了一圈,

入了寶山卻空手而回呀!

 

首先,我們應該要知道一下摺扇的歷史。

其實摺扇並不是中國發明的

(你是不是跟老摸一樣驚訝呀!),

根據歷史的記載,

摺扇其實源自日本,

在宋、元時期即有少量流入中國,但並未成風氣。

一直到明初洪武年間,

日本朝貢使節進貢日本扇,

太祖朱元璋並以賜予群臣,

中國才算正式接觸摺扇。

而到了明朝永樂年間,

明成祖朱棣喜好摺扇方便攜帶,且使用方便的特性,

就命宮內工匠模仿製作,

並且在端午節的時候,

命翰林院書寫名家格言在扇面,

賜予皇宮大臣。這個端午節「賜扇」的習俗,

一直流傳到明朝宣德年間,

明宣宗朱瞻基更親自在扇面題字賜予群臣,

是明朝宮庭持扇、寫扇、賜扇風氣最盛行的時候。

目前故宮就有收藏一把朱瞻基親筆揮撒扇面的摺扇。

 

慢慢地這股「寫扇」、「賜扇」的風氣,

流傳到了民間。

當時的書畫家: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吳派名家,

皆有不少精彩書畫扇流傳後世,

帶動了不少民間職業畫家投入摺扇書畫。

此股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朝,

使摺扇成為了士民共賞的藝術文化。

唐寅「江亭談古」扇面;圖片來源

 

不過,講到在扇面提字,

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這個人就是王羲之。

據說王羲之在浙江擔任會稽內史時,

有一日傍晚訪友回家,途經一座石橋,

見一白髮蒼蒼的老婆婆,

在橋上叫賣:「賣扇!一把二十文錢」,

王羲之見老婆婆許久都沒賣出去一把,於心不忍,

就向老婆婆借來幾把扇子,

借來筆墨就在扇面上提字,

老婆婆看到他乾淨的扇面被王羲之寫上了字,

心急著不得了,硬要王羲之賠錢。

王羲之笑著跟老婆婆說:

「你現在拿著這些扇子,到城裡去賣,

說是王羲之親筆題的字,一定可以賣到一百文錢一把」。

老婆婆半信半疑地去了,

果然這些扇子被搶購一空。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於是後人就把這一座石橋稱之為「題扇橋」。

 

好了,聽了這麼多關於摺扇的故事,

趕緊趁這個週末到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覽區一,

欣賞「惠風和暢,摺扇集萃特展」,

展期只到2016年9月25日,錯過只好再等下次囉!

 

相關連結:惠風和暢—摺扇集萃特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羲之 摺扇 故宮博物院
    全站熱搜

    Mo and Fr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